滚动图片
返回 > 网站首页
中国共产党金华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报告(全文)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3/09 文章来源:金华发布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金华市第七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金华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是我市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扛旗争先、崛起浙中,为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而努力奋斗。

 

一、砥砺奋进取得成就的五年



  过去五年,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真抓实干、努力奋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较好完成市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坚持忠诚为魂,党风政风努力提振。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七张问题清单”抓党建带全局促落实。“五星三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干部队伍凝聚力和基层堡垒战斗力进一步提升。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立“五张责任清单”,认真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扎实推进中央、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高质量完成届内巡察全覆盖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三清理一规范”形成常态,清廉金华建设取得积极成果。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强化市委常委会自身建设,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委、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职,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团组织作用,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壮大,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四连冠”,全社会凝心聚力氛围日益浓厚。

 

  五年来,我们坚持实业为重,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经济运行爬坡过坎,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分别增长8.3%9.2%。大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首创农业“标准地”改革,“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有序推进。推动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入选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2个,新增百亿级工业企业5家、上市企业8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五千亿。加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揭榜挂帅”做法全国推广。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全面完成,现代物流、影视文化、商贸会展等产业加快发展,快递业务量超百亿、全国第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升至全省第4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革为先,开放能级明显提高。紧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统筹抓好重大改革,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获批实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迭代深化,165项国家和省部级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以大平台大试点强化改革促内陆开放的良性格局正在形成。“义新欧”班列开行量全国第3,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加快建设,中非经贸论坛升格为省部合作项目,跨境网络零售出口额、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均居全省第1。“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无证明城市”、企业开办“零见面”等做法全国推广,市场主体总量升至全省第2。数字化改革积极推进,工业固废“一件事”等成果上升为省级应用。

 

  五年来,我们坚持共建为要,融合发展不断提速。编制实施《金义都市区规划》《金义一体化规划》等,都市区核心区范围实现扩容,省级金义新区获批设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8.7%。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市区多湖、湖海塘、二七等重点区块开发建设取得实效,义乌城乡有机更新大力实施。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金台铁路、建金高速、杭绍台高速建成投用,市域轻轨金义线和金兰、金武快速路实现通车,金义中央大道全线开工。扎实推进全域同城化,每年实施一批共建项目,毗邻区块融合与“飞地”建设先行探索,金磐开发区成为全省最佳山海协作案例,6个县(市、区)开展跨区域供水,社保业务、医保报销等实现全市互联互通。高质量举办两届金华发展大会。

 

  五年来,我们坚持绿色为底,生态环境稳中提档。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浙中大花园建设扎实推进,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实现“五连升”。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全域空气质量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河(湖)长制获国务院正向激励,金华市和浦江县获“大禹鼎”金鼎,生活垃圾分类“两定四分法”全国推广。中央、省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基本整改到位,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实施“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提档扩面,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圆满收官。

 

  五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为本,百姓生活日益提质。始终把70%以上新增财力用于民生事业,每年实施十方面民生实事。累计新增城镇就业89.6万人,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880元,省定相对薄弱村基本实现“消薄”。入选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教育“双减”工作经验全国推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全民安心医保城市加快建设,医保综合水平居全省前列。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浙江婺剧团演员摘得第三十届梅花奖。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一县一品”体育赛事实现全覆盖。妇女儿童、老龄、老干部、红十字、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

 

  五年来,我们坚持平安为基,社会治理扎实提效。统筹发展和安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系列重大安保任务圆满完成,金华市和8个县(市、区)夺得“一星平安金鼎”,浦江县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迭代升级“后陈经验”“浦江经验”“龙山经验”,市区涉众型重大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四级走访量下降56%。安全生产领域突出问题有效治理,全民防诈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胜利收官,反恐反邪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网络生态“瞭望哨”工程走深走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力有效。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金华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金部队官兵、部省属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金华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体会到,做好金华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原则,保持忠诚定力,坚定有力走好赶考路。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开放,集成放大系列国家和省部级改革试点经验,以改革破题、以开放聚势,努力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占主动。必须坚持团结凝聚合力,把各方力量汇聚到打硬仗、促落实上来,形成勇担使命、齐心攻坚的干事创业新局面。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念民之所“想”,行民之所“盼”,打造人民更加满意的幸福和美金华。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认识到前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干部扛旗争先的精气神不够。面对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态势,有的干部荣誉感紧迫感责任感不强,考虑问题思路打不开、高位谋划缺乏,喜欢纵向比、不愿横向比、高标推进不足,甚至甘于“躺平”,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那股劲还没有真正提起来;对事关长远发展迫切需要攻坚突破的难题和久拖不决的顽症,有的重构重塑的意愿和魄力不足,有的放不开手脚、不肯义无反顾。二是抓工作一贯到底的坚决性和有效性不够。对定下来的大思路大政策坚决地推、有力地干不够,把统筹和激活对立起来,把分层负责和指导支持对立起来,集中资源合力攻坚的机制方法比较缺乏。特别是对贯彻大都市区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等战略的关键领域重要环节,集中力量推进不够,有的蜻蜓点水、敷衍了事,有的绕着走,有带动力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还不多。三是推动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不够。与全省第二方阵领先地区的综合实力差距在拉大,城市能级偏低;高能级科创平台尚未有效破题,R&D占比偏低,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有效转入科技创新驱动的轨道上来;新能源汽车、信创、光伏等新兴产业尚在起步,传统产业占比较高且转型升级不够,招大引强特别是重大制造业项目招引仍是突出短板;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三大差距”在全省比较典型,优质公共服务普惠性覆盖面还不够,社会治理、安全生产、常态化疫情防控等领域压力较大。四是全面从严治党不够。“四风”问题仍有反复,尚未彻底根治;违纪违法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对“一把手”监督制约还不够,减存量遏增量任重道远;基层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涉纪信访举报占比较大,城市社区党建工作还有不少问题,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上还有诸多不足,等等。这些问题,必须直面正视,以强有力举措予以解决。

 

 

二、阔步迈向扛旗争先崛起浙中新征程

 

  现代化建设是一场长跑,错过一个窗口期,可能就会错过一个时代。当前,金华正处于战略叠加的机遇期、转型发展的攻坚期、能级提升的突破期、数字变革的抢滩期、共同富裕的探路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以“崛起在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想明白、坚决干,朝着扛旗争先、崛起浙中奔涌向前。要科学识势强信心。应当看到,我们有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14次到金华调研指导的清晰战略指引,有“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自贸试验区的叠加战略机遇,有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有较为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和较为扎实的制造业基础,有总量全省第2的活跃市场主体、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全省第4的人口红利,还有越来越清晰的发展主导方向、不断提升的创新驱动能力、日益充实的有力工作抓手、正在形成的奋起争先态势,等等。新一轮赶考的“天时、地利、人和”正汇聚八婺,我们完全有更强的信心和底气,在崛起浙中的征程中干出一番新天地。要迅速起势坚决干。原地徘徊一万步,不如抓紧向前迈一步;心中想过无数次,不如实实在在干一次。要闻令而动,对大都市区建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平台整合等市委议定的事项、明确的举措,迅速行动、争分夺秒抓好落实,加快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起势、大步向前;要靶向攻坚,对重大项目招引、人才科技创新等突出短板,拿出系统牵引又精准聚焦的突破性抓手,集聚资源全力破题,以“一子落”带动“全盘活”;要落地闭环,迭代提升“五方案五机制”抓统筹贯通、抓上下协同的作用,通过跟踪督办的推动和量化到点的倒逼,不断增强抓落实的执行力,确保干一件、成一件。要整体成势立潮头。应当看到,当前一些主要经济指标的较好反弹,不等于全面的反转成势,金华还远没有达到整体性、系统性、本质上的赶超争先。各县(市、区)要一起拼、同心干,把自身的潜能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以各地“水涨船高”支撑全市“赶超争先”;各部门各领域要紧盯全省第一方阵、咬住第二方阵前列,系统集成、协同发力,努力夺得更多的最高最好最优,推动金华大都市区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勇立时代潮头。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按照“扛旗争先、崛起浙中”总要求,把握“稳中求进、以进求变”工作基调,加快五个崛起、实施五大战略、争当八个示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推进大都市区提能升级、内陆开放走在前列、先进制造业破茧蝶变、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数字化改革竞跑提速,奋力推动金华实现整体性、系统性、本质上赶超争先,高质量谱写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建设新篇章。

 

  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

 

  ——党建统领能力更强,加快干部状态崛起。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建统领的整体智治体系基本建成,各级党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红色根脉强基工程、领导班子胜任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抬头志在万里、低头绣花功夫”成为金华干部鲜明标识。

 

  ——经济发展质效更高,加快综合实力崛起。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00亿元,经济综合实力走在全省第二方阵前列;浙江中西部人才科创中心基本建成,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8万元/人。

 

  ——体制机制活力更足,加快改革开放崛起。各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不断完善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形成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改革成果,数字化改革力争全省上游;自贸试验区引领全域高水平开放取得显著进展,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到8200亿元,内陆开放新高地基本建成。

 

  ——区域融合成效更好,加快城市能级崛起。与全省大都市区定位相匹配的集聚力带动力明显增强,城镇化率达到74%,都市区共建共享共赢格局基本形成;核心区城市能级持续提升,金义黄金主轴拉动力不断增强,主轴GDP占全市比重提升至56%,其中市区占比提升至21%以上。

 

  ——人民生活品质更优,加快共同富裕崛起。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建设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三大差距”进一步缩小,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公共服务、生态环境质量走在全省前列,浙江中西部文化、教育、医疗中心基本建成。

 

  实现这些目标,要大力实施“五大战略”,牵引形成纲举目张、整体跃升之势。一是坚定不移实施大都市区建设战略,以金义一体化、全域同城化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产业带动、项目联动为重点,全面塑造都市区发展新形态,加快提升都市区能级。二是坚定不移实施内陆开放新高地战略,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总平台,引领市域高水平开放,全面服务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继续当好内陆高水平开放排头兵。三是坚定不移实施先进制造业崛起战略,以空间重构、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等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打造有竞争力辨识度的现代产业集群。四是坚定不移实施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战略,加快“发展型”向“共富型”转变,找准关键切口,放大特色优势,打造一批群众真实可感的共同富裕“金名片”。五是坚定不移实施数字化改革争先战略,以重构重塑为关键落实数字化倒逼改革,牵引撬动生产生活治理方式全方位变革,抢占数字文明时代高质量发展制高点。

 

 

三、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



  未来五年,要聚焦“争当八个示范”,全面发力、开辟新局。

 

  (一)突出金义主轴拉动,打造全域协同发展标杆,争当大都市区建设示范。坚持战略引领、规划统筹、协同推进,切实把大都市区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关键之举。

 

  清晰坚定发展主导方向。坚持把发展方向作为行动朝向、实践靶向,集中力量打造“一轴一廊一带三圈十平台”。“一轴”即做强金义黄金主轴,金义一体、同向发力,构建商贸发达、产城融合、开放包容、和美宜居的发展共同体,提升辐射力带动力,打造大都市区发展主引擎。“一廊”即加快建设浙中科创走廊,构建创新大平台,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南翼”。“一带”即提档升级金兰永武产业带,形成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在长三角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带。“三圈”即提速构建到邻近省份主要城市2小时、省内都市区1小时、都市区内半小时交通圈,织密内畅外联交通网。“十平台”即集中优势资源,在全市整合提升10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高能级平台。

 

  同心同向做强金义主轴。积极落实主轴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市区能级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建成浙中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地标等现代都市标配,不断提升金义黄金主轴的协同度、拉动力,把大都市区的龙头舞起来。婺城区要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高铁新城、古子城等重点区块开发建设,连片激活核心商圈功能,不断增强主城区的承载力吸附力。金义新区要全力做强10万亩级发展大平台,推进空铁新城、金满湖等核心区块开发建设,勇当主轴高质量发展生力军。义乌市要继续高站位高质量推动自贸试验区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高标准建成万亿级小商品贸易枢纽,培育壮大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集群,工业规模实现翻番,在做强主轴中扛起大担当、作大贡献。

 

  各展风采强化全域协同。健全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布局产业空间、城镇空间、生态空间,共绘大都市区发展“八骏图”。研究设立共建发展基金,持续实施万亿都市区共建共富重大项目,构建浙中供水“一张网”、旅游“一卡通”,推进跨区域教育共同体、医疗联合体、创新联合体的建设,增强大都市区发展向心力。强化产业协同,延长产业链,合力做强特色产业群。进一步壮大东阳影视、建筑、木雕家具等三大国家级特色产业,培育做强永康世界级五金产业集群,力争双双迈入“千亿县”行列;再创兰溪工业辉煌、加快浦江产业振兴,争当全省转型升级示范;支持武义、磐安大力实施生态工业“攀登计划”,打造共同富裕山区县样板。加快实施城市有机更新“4321”行动,完成1平方公里以上片区改造项目40个、投资3000亿元,建成未来社区200个、城市风貌样板区100个。2022年推进片区改造项目20个,市区率先启动改造双溪西路两侧、长湖湾等10个片区,兰溪、东阳、永康、武义等县市要加大有机更新力度、争取三年实现大变样。

 

  内畅外联融入区域发展。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放大区位优势,加快大都市区对外大通道建设,完成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建成投运杭温、金建高铁,开工建设杭丽高铁和义龙庆、温义合(肥)等高速,推进内河航运开发,争取开工金义国际机场,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形成大都市区快速交通网,金义东轨道交通全线运营,谋划建设金兰、金武永东轨道交通,完成金义中央大道和金永、兰浦、东磐、义东、永武快速路建设。建成甬金衢上和建武高速市区段,实现市区绕城高速成环。坚持适度超前导向,谋划储备一批战略性交通大项目。强化东西部协作,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

 

  大都市区建设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必答题,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勇担使命、奋楫共进,在全省大都市区建设的舞台上彰显风采!

 

  (二)抢抓自贸试验区机遇,打造国际一流陆港和世界小商品之都,争当全国内陆高水平开放示范。全面放大优势、彰显特色,推动对外开放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挺进。

 

  制度创新激活动能。更大力度为国家试制度,为改革闯新路,开展新一轮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聚焦“五大自由”开展压力测试,迭代推进市场采购、数字人民币试点等“十大改革”,先行先试数字贸易领域规则,加快形成一批首创性、集成化、差异化的改革成果。依托跨境电商综试区、“双综保区”、进口贸易促进示范区等优势,培育期现结合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创新进口出口转口联动发展新模式,基本建成新型国际贸易中心。

 

  畅通循环提升能级。锚定“全国一流、华东最强”目标,建成华东国际联运港、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等国家级物流枢纽项目,拓展对外开放“三大通道”,带动物流业增加值超1500亿元、快递业务量持续领跑全国。加快“义新欧”经营模式创新,打造西向欧洲、南向东盟、东向日韩的复合型多式联运通道,建成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铁路国际陆港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五年开行总量超1.3万列。大力实施义甬舟西延工程,纵深推进金义“第六港区”建设,“海铁联运”班列年均运量超35万标箱。建成投用义乌跨境电商产业园、全球数字自贸中心等一批百亿项目,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建设“网上丝路”先行区。

 

  融入合作扩大影响。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统领,高水平承办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暨中非经贸论坛,实质性推动中非合作示范园建设,对非出口额占全国份额稳定在10%左右。抢抓市场开放新机遇,创建RCEP经贸合作示范区。鼓励跨国企业在金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力争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实现翻番。积极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10家以上。

 

  竞争和开放日趋激烈,我们要勇敢迎接内陆开放这个世界性难题的挑战,重整行装再出发,赢得先机、赢得主动权、赢得金华未来!

 

  (三)加快制造业崛起,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争当长三角转型升级发展示范。重塑产业生态,强化创新驱动,坚持高端引领,强势推进先进制造业破茧蝶变。

 

  优化产业发展格局。坚定“2+4+X”产业导向,重点改造提升纺织服装、五金制造2个传统产业,做大做强芯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4个现代新兴产业,着力培育量子计算等若干未来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推进重大制造业平台整合提升,重点打造10大高能级平台,力争5个以上成为省级“万亩千亿”大平台,守牢40万亩工业用地规模。实施新一轮“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和“新四破”专项行动,重点对“三低”企业用地、老旧工业区进行连片式整治,全面消除亩均税收8万元以下低效用地,全市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赶上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永康的五金产业、义乌的小商品制造、兰溪的纺织业要痛下决心整治“低散乱”,率先杀出一条“血路”。

 

  强化人才科技支撑。真正落实科技创新首位战略,坚决打好翻身仗。高质量推进浙中科创走廊建设,建强做实金华科技城、义乌科技城等“六城”,争取浙中实验室、省现代农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光源”项目等落地,建成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浙江光电子研究院。争创金华国家级高新区,继续布局建设“科创飞地”,实施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攻坚行动,积极抢占科技创新应用制高点。实施“才聚八婺智汇赋能”行动,打造“双龙引才”“八婺工匠”升级版,迭代“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机制,跻身全省人才工作第一方阵。加快制定实施科技新政,财政科技投入每年增长15%以上,让创新创造真正成为金华发展的主动能。

 

  加大外引内培力度。招大引强、扶优育强是提升产业高度的“一体两面”。建立“一把手”带头、市县一体、深入一线、一票否优的制造业招大引强工作机制,力争每年引进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40个以上。全面加大企业主体分级分类培育力度,提升“雄鹰行动”“雏鹰计划”等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确保新增产值超百亿企业10家以上,力争走在全省第二梯队前列。鼓励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打造一批行业“隐形冠军”,提升“金华制造”话语权。

 

  制造业是经济命脉、立市之本,只要我们义无反顾,坚持工业挑大梁、扛大旗,把制造业短板补上去,就一定能挺起金华发展的脊梁!

 

  (四)聚力共建共富共享,打造美好幸福家园,争当全省共同富裕示范。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打造一批具有金华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闯出缩小“三大差距”新路子。把“三大差距”作为主攻方向,将更多政策项目资源向农村、基层、山区县倾斜。实施“八婺同心·共建共富”“十百千万”结对行动,强化东阳—磐安、义乌—磐安、永康—武义等协作,推进磐安—金义新区等“产业飞地”建设,设立金兰、金义、金浦、义浦等特色优势产业合作区,推动区域发展更平衡、更协调。联动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强村富民”改革,提标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计划,健全完善低收入农户集成帮扶机制,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1.5个百分点,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提高到60%以上。全面实施“扩中”“提低”行动,大力推进“创业创富示范城市”建设,建设高质量就业体系,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加快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加快公共服务补短,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学前教育、公共卫生等“15分钟公共服务圈”,让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推进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深入实施“三百工程”,基础教育质量走在全国前列。支持在金高校创建“双一流”大学、“双高”院校,加快推进金华理工学院、横店电影学院、永康五金技师学院等十大标志性工程,构建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浙江中西部教育中心。推进高水平医学教育体系建设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千医百院”工程,建成金华市中心医院新院区、金华市中医院新院区等标志性项目,新创成金华市人民医院、义乌市中心医院、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3家三甲综合性医院,形成浙中三甲医院群,基本建成浙江中西部医疗中心。

 

  大社保兜住大民生。积极推进大社保改革,确保共富路上“一个都不掉队”。高度关注“一老一小”,全面推开长期护理保险,实施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推进医养健康体系建设,推广“3211”婴幼儿照护服务模式,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和育儿友好型社会。大力度推进企业单位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障集成改革、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缴存改革,统一全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完善兜底救助体系。构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6万套(间),加强城乡危旧房治理改造,妥善破解农村建房难问题,用心助力各类群体实现安居梦。

 

  共同富裕是当下最重要的人民至上,我们要勇于突破,努力成为浙江共同富裕先行探路的最佳实践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坚定数字化倒逼改革,打造系统性变革先行市,争当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示范。用好数字化改革“器”与“道”,牵引倒逼改革打通发展堵点痛点。

 

  用好数字化改革“总牵引”。紧扣“五个必须”要求,按照“1612”体系构架,强化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支撑,全面推进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和基层治理,着力提升拓展各领域“大脑”核心能力,实现平台、功能、体制机制省市县乡村贯通。以最紧迫、最现实需求为切入口,谋深“三张清单”,集中攻坚资源要素配置、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优化、基层治理提升等事关发展、服务和治理水平的特色应用,迭代升级影视文化大脑、固废“一件事”等标志性应用,形成一批“硬核”应用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建立数字化改革统筹推进机制,加强重点应用清单化项目化管理,力争数字化改革从“跟跑”向“领跑”跃升。

 

  下好重点改革“先手棋”。扭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高标阔步推进国家和省部级改革试点,放大先行先试、示范突破效应。实施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完成国有企业整合提升,全面提升国企运营能力,国企上市明显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调整优化市区管理体制。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市域排污权用能权市场化交易平台,积极破解重大项目能耗、土地、环境容量等瓶颈制约。加大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市县联动做大产业基金,大力争取专项债支持,力推开放金融改革试点。

 

  筑好创新创业“强磁场”。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以市场主体感受为第一标准,以“企业办事无忧、政府无事不扰”为第一要求,打造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标杆市。深化商事登记便利化改革,坚决破除市场准入隐形壁垒,建立健全更加开放、透明、规范的高标准市场体系。迭代“标准地”改革,推行“极简审批”试点模式,让企业投资更便利。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切实保护市场主体权益,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示范城市。巩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成果,擦亮“信义金华”金字招牌。落实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培育新型民营企业家队伍,健全企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增强政策精准性、稳定性、可预期性,每年为企业降本减负200亿元以上,推动市场主体总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我们是吃改革饭长大的,曾经并且正在造就一个个全国样板,要继续一往无前,以永不自满的豪情闯关夺隘,再抢制高点、再创新优势!

 

  (六)焕发“双星争华”气质,打造勇于竞争敢于胜利文化高地,争当新时代以文化人示范。传扬优秀文化,打造浙江中西部文化中心,进一步为高质量发展铸魂塑形赋能。

 

  大力提升优秀文化引领力。挖掘保护八婺文脉,加快推动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工作,溯源中华文明光辉起点。实施文化研究工程,深化金华学派、永康学派等浙东学派研究,重修丽泽书院,塑造浙学源头标识。实施名人星耀计划,做大做强李渔戏剧汇、宾虹艺术展、艾青诗歌节、施光南音乐节等名人节展。推进全域精神文明建设,打响“金华好人”“德耀八婺”道德品牌,实现县(市、区)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

 

  大力提升公共文化供给力。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跨越提升工程,建成市图书馆新馆、市美术馆、市音乐厅等标志性文化设施项目20个,高标准实现市有“五馆一院一厅”、县有“四馆一院”、区有“三馆”。大力构建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婺风乡韵”文化工程,抓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更加多样、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需求。实施文艺精品创作攀峰工程,支持浙江婺剧研究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确保精品创作继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高质量承办亚运、省运赛事,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实现出门就能“动”起来。

 

  大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实施文化产业培育工程,新增规上文化企业100家以上。做强影视文化产业链,提升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博览会能级,擦亮影视文化“金字招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文化创新中心。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培育壮大数字影视、视频社交、网络游戏、网络文艺等新兴业态,争创国家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千万亿级”核心大景区建设,双龙旅游风景区创成国家5A级景区,旅游人次和收入跻身全省前列。

 

  “金星与婺女争华”洋溢着竞争精神,让勇于竞争、敢于胜利成为金华气质、时代强音,为“扛旗争先、崛起浙中”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七)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打造浙中大花园,争当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

 

  全方位提升环境品质。构建科学高效完备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水平,提标建设浙中生态廊道,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群。推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跨区域生态补偿等机制,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面实行河(湖)长制、林长制,坚决整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问题,为全市人民守护好绿水青山。

 

  全地域构建大美格局。迭代升级小城市培育试点,推动“千年古城”复兴,创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40个以上。深化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争创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5个,建成未来乡村200个。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化农业标准地改革,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底线。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有效推进“两进两回”,培育八业十链百亿农业产业集群,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实现明显突破,开创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全过程加快低碳转型。深入实施“6+1”重点领域碳达峰行动,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能耗分配机制,实现碳排放全链式闭环管理。倒逼产业绿色转型,引导五金、纺织、建材、化工等行业改造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以上。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加快推进磐安和浦江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推动“衣食住、行用游”全过程绿色升级。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要把好山好水守护好,让“开窗见景、出门见绿”成为金华最动人的底色!


友情连接
Copyright 2012 - 2024 中共义乌热线支部 -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义乌好耶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